温州商报:温大瓯江学院经管分院499名新生参加入学第一考
添加时间:2016-09-19 浏览:次 ☉商报记者徐家琪
通讯员温长秋吴勇燕周佳莼
这两天,温大瓯江学院,一千多名新生在教室里参加着他们大学生涯的第一考,试题全部来自真实案例,考试目的只为一点,就是防止新生上当受骗。
但考试结果却并不理想,温大瓯江学院经管分院有499人参考,其中43%的同学不及格;而理工分院则有510人考试,因为试卷不同,有19人得重考。
新生入学第一考
今年,温大瓯江学院共招收1917名新生,而防诈骗工作成了迎新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由于今年大学生被骗事件频发,温大瓯江学院在开学后为新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,学习结束后再进行考试。
防诈骗考试共100分,80分才算合格,其中经管分院试卷分为判断题、单项选择题、多项选择题、案例分析题、简答题、附加题等,内容包含入学篇、防骗篇、网贷安全篇、防盗篇、“识别微信陷阱”等,70%以上跟通讯诈骗相关。
“题目大多根据当前的典型案例改编而成,有学生亲历,也有警方提供,还整合了其他高校资料,”出题者温老师介绍。
近半数新生防骗考试不及格
前天(13日)下午,温大瓯江学院经管分院,499名新生经过90分钟笔试,出来的成绩让老师觉得接下来的防骗工作更加艰巨。“有215名同学不及格,将近一半的同学是通讯诈骗的‘高危人群’,”经管分院一老师介绍。
其中老师发现没有一位同学是满分,最高只有94分,老师们还发现男生及格率高于女生。不过,有道题却成了大部分考生的失分项,95%的同学都答错。
“这道题是分辨哪个才是真正的公安来电,一个显示的是区位+110,另一个则是区位+具体号码,很多同学都选择了110那个选项,但其实显示110的电话是不可能被市民接到,因为110只能拨入不会拨出,”出题老师介绍,而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是犯罪分子使用了改号软件。
而在理工分院,510名新生参加了该分院组织的考试,不过因为试题不一样,其中有19名新生不及格,需要重新考试,但因为男生比女生多,所以女生及格率比男生稍高。
最近有位学生被骗4万元
以往开学季是诈骗案件的高发季,但记者昨日从茶山派出所了解到,今年9月开学以来,高教园区共发生诈骗案件3起,而去年同期却高达19起。另外从今年一月至今,案发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%。但民警同样表示,大环境依然严峻,近来刚发生的几起案件数值较高,防骗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。
今年开学季,警方在所有寝室内门后粘贴防骗标语;每幢寝室楼都实时播放案例说明。“全方位宣传覆盖到每位同学,是希望不遗漏每位同学,”茶山派出所民警朱勇说。但遗憾的是,仍有诈骗案件发生,而受害人分别是新生家长以及老生。
9月10日下午,同学贾某(化名)在寝室内被骗。贾某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称贾某的身份证被人伪造后寄往澳门被海关查获,接着将其的电话转到“上海公安局”,一个自称是“上海公安局”工作人员接听电话后表示贾某的个人信息被泄露,犯罪分子利用其身份办理很多的银行卡,需要按对方要求操作。在按要求转到英文界面后,贾某发现卡里39985元被转。
“案件都是老套路,只是借口变了。”朱勇介绍,近年诈骗案件层出不穷,但只要提到要去银行转账那就得止步。而随着形式的变化,犯罪分子由单人发展到多人,诈骗时的口音也越来越标准,所以越来越难区分。
一人遭遇可警示更多人
民警介绍,现在的学生好面子,又注意隐私,觉得自己是大学生,文化程度高,不可能被骗,但这些诈骗案件的受害者无关乎学历,只是阅历较低而已。
通讯手段多了,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却少了。“别等到骗局在自己身上发生时才后悔,一个人的经历其实应该让大家共同得到警示。”民警说。
而随着考试成绩的出炉,校方也意识到仅靠一场防骗考试是远远不够的,还需通过其他形式来进行宣传,“我们还将通过安全情景剧、防诈骗演示,时刻向在校大学生开展防诈骗知识的宣传,完善大学生的防骗教育。”温大瓯江学院老师介绍。
相关链接:
温州商报:http://wzed.66wz.com/html/2016-09/15/content_2003696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