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片树叶的纹路像一条小河,拓印出来就能‘流’走我的烦恼!”在海城新发学校,一名小学生举着树叶拓印作品兴奋地说道。这一幕,是温州理工学院“绿意润心·助力‘双减’”暑期社会实践队创新服务的生动缩影。7月上旬,这支由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走入社区和校园,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需求,创新打造“五感润心”工程,将“自然疗愈”理念深度融入思政教育,通过激活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触觉及综合实践体验,累计服务青少年250余人次。
精准把脉:定制“五感”疗愈方。“我们在前期走访调研中发现,不少课后服务课程存在内容单一和互动性不足的问题。”实践队指导老师张毅晟道出课程设计的初衷。为精准对接需求,队员们化身“教育观察员”,深入温州道德馆、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调研,精心打造了“植物疗愈+心理健康”为核心、“五感”体验为路径的特色课程体系,为青少年量身定制心灵“疗愈方”。
创新实践:让教育在“五感”中发生。在海城新发学校,实践队以“五感”为钥匙,打造的“自然疗愈课程”成为暑期热门。通过“绘色润心”视觉课,孩子们用干花制作情绪艺术瓶,将色彩心理学转化为可看见的创作;“聆音养心”听觉课借助森林白噪音引导正念训练,沙盘创作辅以溪流鸟鸣,实现声音与情绪管理的深度联结;“闻香静心”嗅觉课中,薄荷、艾草等芳香植物的特性被转化为个性化减压方案;“触物启心”触觉课上,孩子们触摸感受不同树叶纹理,运用拓印创作,在指尖与自然的对话中疏导情绪,释放压力。
而在旭日社区,实践队打造的“思政市集”作为“五感”综合应用平台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特色活动。市集现场,“指尖生花”区的干花艺术创作、“骰动绿意”区的植物知识问答、“心愿共绘”区的亲子互动,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全方位收获知识与快乐。“这样的活动形式太棒了!既放松心情,又能学到知识,还增加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!”一位家长笑着点赞。
长效扎根:让“五感”工程走向常态。面对“如何让‘五感润心’的自然疗愈从暑期特供变为日常陪伴”这一关键命题,温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正着力将这一创新工程转化为常态化、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。
学院依托自2022年启动、已服务籀园小学和南园社区等超1000人次的“双减”志愿服务基础,这支队伍的故事,生动写照了温州理工学院推动思政教育“走出去”、青年力量“沉下去”的实践。更是青年学子以自然为媒、以五感为径,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创新探索。
未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“问理育魂:青年入乡·思政进乡”内涵,以“双百行动”为重要牵引,推动“自然疗愈+思政教育”的“五感”模式深入社区,巩固“双减”成效,为绘就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贡献坚实力量!
联系地址: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 邮编:325027
版权所有 © 温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备案号:浙ICP备05014618号-4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
官方微信公众号